中华合作时报访浙江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元清
时间:2012/12/21 13:48:22
站在龙王山顶的人
——访浙江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元清
□ 本报记者 周 滨

  光卖茶叶,卖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很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也不能在更高层面展现竞争优势,只有把安吉白茶的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发现新的空间和机遇。 ——潘元清

  从浙江安吉县城往东北车行约半个小时,就到了一个郁郁葱葱的茶园。这里群山起伏、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十分独特。陪同记者考察的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元清随手摘下一片茶叶,深有感情地说:“这一片叶子,就是我们全县茶人的希望和骄傲。” 

  从茶农到茶人 

  1993年,年轻的茶农潘元清创办起了安吉三官东坞林茶场,那时候正是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期,这种现今广受追捧的“宝贝茶”在推广初期并不顺利——尽管科研人员不厌其烦地宣传它的诸多优点,但习惯于老品种种植、更注重于当前利益的茶农们极少响应,所以直到那一年,安吉白茶的推广面积也只有30多亩。“人弃我取,这就是机会!”潘元清认准了安吉白茶的市场,卯足了干劲,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从1993年一直到现在,潘元清的茶场走过了风风雨雨,已经成长为安吉县首屈一指的茶叶龙头企业:他在“安吉白茶”母商标的基础上注册了公司品牌“龙王山”子商标。为防止污染,他在自己的茶园四周栽种桂花树形成隔离带,将茶园分成若干区域,逐一编号,将何时采茶、何时炒茶、卖往何处都一一记录。到现在,公司已有茶园1100亩,订单茶园基地3000亩,是市、县农业局“安吉白茶”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安吉白茶”高效生态项目示范茶场。为给安吉白茶产业的提升提供科技支撑,潘元清还与浙江大学茶学系及湖州市茶叶技术部门联手,建立了公司的良种茶苗培育基地,同时和浙江大学、安吉县农业局合作启动了安吉白茶品质研究基地科技研发项目。

  在别人眼里,潘元清的脚步走得有些快,甚至有些冒险,因为他总是勇做第一:2005年,他在北京马连道的茶缘茶城开出了安吉白茶在北京的第一家专卖店;2007年,潘元清率先推出了袋泡白茶,他说这是顺应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2011年8月,他又根据不同的消费年龄段和不同需求开发设计了五大系列茶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种种成绩背后,是潘元清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他已从当年那个满腔热情的青年,成长为成熟的企业家。为了让自己在企业管理上再上一个台阶,他还自费到清华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品牌战略培训班,因为每两个月面授4天课,他就在百忙中打着“飞的”上北京。

  “过去种茶卖茶只求有特色,但上学之后觉得很不够,学迟了。”潘元清笑容朗朗,他告诉记者,作为企业家“充电”除了学习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更多的还是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斟酌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有长远眼光,结合下一步的趋势而动,比如我们安吉白茶卖了这么多年,品牌形象已经在全国打响,再单纯为卖茶而做茶,就不是长期之计了。下一步必须以弘扬茶文化来推动安吉白茶产业的再升级,我们千千万万的茶人,才有未来和希望。”

  从茶叶到茶业

  安吉白茶从鲜叶进车间到制作成干茶,共有8道工序:摊青、杀青、初烘、炒茶……娇嫩的茶芽要在高温下炒制40分钟成干茶,之后还要经精挑细选,使叶、梗、芽完全呈一个颜色。潘元清已经这样忙碌了多年,他已经数不清在采茶旺季,自己加了多少次班、多少次直到深夜才顾上吃晚饭,但他心里,始终幸福盈盈。“我越来越觉得,安吉白茶这条路还会走得更远。”潘元清笑着说。

  潘元清没有说错,从企业逐步上规模、逐步打响品牌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茶业之路。基于这个理念,他在今年4月与上海现代国际旅行社合作,开发推出了安吉白茶文化旅游专线,而这是全安吉第一条茶文化旅游专线。参与这条专线体验茶文化深度游的客人,可以在专业茶师的指导下,亲自采茶、炒茶、品茶……在风光优美、生态无公害的白茶园区,游客们在享受山林野趣的同时,也把安吉白茶的口碑,带向了全国各地。“茶文化和茶旅游的结合互助,未来会是中国茶业发展的特色之路,我们把握这个先机,就预留了未来让产业升级的空间。”潘元清的话说得并不重,但他目光中充满了思考。

  潘元清现在是安吉白茶协会的副会长,他每天除了自己公司的事务外,还要考虑整个安吉县茶农的利益:为了推广安吉白茶这个公共品牌,他曾和安吉另两位资深茶人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7套《乡土》栏目录制“清明问茶”的白茶专题;为带动县里的茶企多走出去学习交流、开拓眼界,他不远万里赴美国参加旧金山国际食品展,将安吉白茶的各种样品向来自全世界的各国人士推荐;为促进安吉白茶企业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强强联合,他又联手县内另7家茶企负责人,成立了“安吉白茶”产业联盟。这一切的一切,只为潘元清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并伴随安吉白茶这株茶苗长大,我对它有着深深的感情。在未来,我希望原生态的茶叶能够进入各种深加工产业链,让中国茶业的效益倍增,让中国茶农的收入翻番,更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感受‘茶为国饮’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