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产品品质与地域特征环境条件关系的说明
时间:2014/2/21 13:49:29
安吉白茶是由茶树特异性状的变异而来,其具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而且氨基酸总量高达10.6%,L—茶氨酸占氨基酸总量50%,约为5%;茶汤味特鲜爽,清香持久,该品种鲜叶早春叶肉玉白,胫脉翠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抗寒、耐阴、品质性状优良,但是安吉白茶的生长仍需一个稳定的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吉白茶品质已形成除该茶树品种之外,从营养物质的积累到萌芽、采摘、加工,每道环节都缺一不可,尤其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白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安吉白茶是多年生常绿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4.5-6.5,微酸,土壤团粒结构良好,通透性好,排灌便利,慢射光照射的高海拔山地红、黄壤适宜茶树生长。自然条件良莠直接影响安吉白茶品质的优劣。
1、温度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生育速度。安吉县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南缘季风区,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为226天,≥10℃年活动积温4932℃。安吉多山地丘陵,据气象数据表明,2月平均气温在6℃左右,3月-4月气温回升,≥10℃茶树开始活动、生长,期间气温一直持续保持在平均12-19℃之间,利于安吉白茶芽叶持续生长,并保证其茶芽嫩均度,并且,开春后气温回升较缓,持续时间较长,上年11月-当年2月之间平均气温处于0℃-5℃之间,利于安吉白茶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减少消耗,是安吉白茶特有品质形成的条件之一,安吉白茶叶张玉白程度与温度有明显关系,当气温持续高达25℃叶张转为绿色,安吉白茶返白现象决定于新生叶片萌发时的温度,其阈值约在20-22℃之间,其间持续时间越长,安吉白茶返白期也越长,故安吉白茶在安吉的温度条件下适宜生长。
2、日照
光照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茶树原产地是生态环境优越的大森林,喜慢射光,安吉白茶尤为明显。安吉白茶原树种是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之间,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了抗低温、耐旱、喜阴、怕湿的生长特性。安吉白茶生产区均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竹木相间的山地丘陵,终年云雾潦绕,利于自然品质的形成,特别是氨基酸含量,氮化合物含量特高,因而形成其味鲜爽、高香、回甘等品质。
安吉县年日照时数为2005时,充足的光照条件,使安吉白茶生长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特别是早春3-4月的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当年安吉白茶白化情况,从而影响当年茶叶的品质。
3、土壤
安吉白茶对土地适应情况较广,高山丘陵地区微酸性质、黄壤均可种植,但是为了获得丰产,提高产品品质,安吉白茶对土壤的要求仍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安吉白茶属灌木型,根系发达,要求土层厚达一米以上,不含石灰,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全氮0.27%,全磷0.03%,具有良好结构,通气性、透水性,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PH值在4.5-5.5的山地红、黄壤的土壤为上乘。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1年调查表明,安吉白茶生长区均是以第四系红土、砾土层、灰岩及部分火山岩、砂岩的风化体为主,风化程度较高,土层发育较好,土壤呈红色或棕红色,粘粒含量高,次生矿物以高龄石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微团体发育良好,土壤呈酸性,丰富的有机含量和微量元素,利于安吉白茶的生长和发育,利于产品优质品质的形成。
4、水份
水份是茶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树体水约占55-60%、芽叶含水量高达70-80%,在茶叶采摘过程中,芽叶不断被采收,又不断地生长新梢,所以茶树需要的水份较多,水份又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水份不足和过多,都会影响茶树的生长,水份不足茶叶不易生长,延迟发芽,降低发芽率,新梢抽枝小,叶片小,影响产量与质量,茶树年需水量约在1000mm以上,相对湿度80%左右。
安吉县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509mm,其中3-4月份平均降水量在100-200mm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适宜安吉白茶生长发育之需。安吉土壤条件和排灌条件均较好,旱能灌溉,涝能排。安吉白茶又是一种能耐旱而怕湿的品种,安吉县的降水和空气湿度利于品质的形成。
综合气温、日照、土壤、水份等安吉白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自然条件,安吉白茶——中国白茶之乡是它的最佳环境,也正是由于安吉这块特定的一方水土和悠久的历史,育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茶叶名品——安吉白茶。
1、温度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生育速度。安吉县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南缘季风区,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为226天,≥10℃年活动积温4932℃。安吉多山地丘陵,据气象数据表明,2月平均气温在6℃左右,3月-4月气温回升,≥10℃茶树开始活动、生长,期间气温一直持续保持在平均12-19℃之间,利于安吉白茶芽叶持续生长,并保证其茶芽嫩均度,并且,开春后气温回升较缓,持续时间较长,上年11月-当年2月之间平均气温处于0℃-5℃之间,利于安吉白茶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减少消耗,是安吉白茶特有品质形成的条件之一,安吉白茶叶张玉白程度与温度有明显关系,当气温持续高达25℃叶张转为绿色,安吉白茶返白现象决定于新生叶片萌发时的温度,其阈值约在20-22℃之间,其间持续时间越长,安吉白茶返白期也越长,故安吉白茶在安吉的温度条件下适宜生长。
2、日照
光照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茶树原产地是生态环境优越的大森林,喜慢射光,安吉白茶尤为明显。安吉白茶原树种是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之间,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了抗低温、耐旱、喜阴、怕湿的生长特性。安吉白茶生产区均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竹木相间的山地丘陵,终年云雾潦绕,利于自然品质的形成,特别是氨基酸含量,氮化合物含量特高,因而形成其味鲜爽、高香、回甘等品质。
安吉县年日照时数为2005时,充足的光照条件,使安吉白茶生长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特别是早春3-4月的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当年安吉白茶白化情况,从而影响当年茶叶的品质。
3、土壤
安吉白茶对土地适应情况较广,高山丘陵地区微酸性质、黄壤均可种植,但是为了获得丰产,提高产品品质,安吉白茶对土壤的要求仍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安吉白茶属灌木型,根系发达,要求土层厚达一米以上,不含石灰,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全氮0.27%,全磷0.03%,具有良好结构,通气性、透水性,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PH值在4.5-5.5的山地红、黄壤的土壤为上乘。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1年调查表明,安吉白茶生长区均是以第四系红土、砾土层、灰岩及部分火山岩、砂岩的风化体为主,风化程度较高,土层发育较好,土壤呈红色或棕红色,粘粒含量高,次生矿物以高龄石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微团体发育良好,土壤呈酸性,丰富的有机含量和微量元素,利于安吉白茶的生长和发育,利于产品优质品质的形成。
4、水份
水份是茶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树体水约占55-60%、芽叶含水量高达70-80%,在茶叶采摘过程中,芽叶不断被采收,又不断地生长新梢,所以茶树需要的水份较多,水份又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水份不足和过多,都会影响茶树的生长,水份不足茶叶不易生长,延迟发芽,降低发芽率,新梢抽枝小,叶片小,影响产量与质量,茶树年需水量约在1000mm以上,相对湿度80%左右。
安吉县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509mm,其中3-4月份平均降水量在100-200mm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适宜安吉白茶生长发育之需。安吉土壤条件和排灌条件均较好,旱能灌溉,涝能排。安吉白茶又是一种能耐旱而怕湿的品种,安吉县的降水和空气湿度利于品质的形成。
综合气温、日照、土壤、水份等安吉白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自然条件,安吉白茶——中国白茶之乡是它的最佳环境,也正是由于安吉这块特定的一方水土和悠久的历史,育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茶叶名品——安吉白茶。